自動蟲情測報燈的功能特點
1、采用不銹鋼整體結構
2、集成光控、雨控,白天自動關燈,夜間自動開燈,雨天自動排水,有效將雨蟲分離
3、利用遠紅外加熱殺蟲技術,有效殺蟲,蟲體完整率大于95%
4、紅外處理倉溫度控制:工作15分鐘后達到85±5℃,處理時間可調
5、八個接蟲器自動轉換,蟲體按天存放,避免混淆
6、時段控制。根據靶標害蟲生活習性規律任意設置
7、燈體結構可拆分,安裝便利,方便運輸
8、防雷裝置:能夠有效防止雷擊
9、全文液晶控制,可分設時段控制,自動轉倉和手動轉倉均可。
10、也可以手動控制換倉、誘蟲燈開關、加熱管開關、殺蟲倉和烘干倉清空等功能。
11、配置環境溫、濕度顯示。
12、增加了穩定電源調控系統,可使160V~300V的電壓穩定在220V使用。
13、上下兩層遠紅外蟲體處理倉,更有效地完成殺蟲和烘干工作。
14、雨蟲分離技術,自動將雨水與昆蟲分離。
15、500W高清攝像頭,可清晰分辨每一個蟲體。
16、內置GPS功能,可在平臺地圖查看設備站點等數據,方便用戶查看。
17、引蟲燈、殺蟲倉、烘干倉、攝像頭等可遠程手動控制。
18、引蟲燈四周設有百葉窗,有效防止非目標大蟲子或樹葉等雜物進入設備,影響蟲體識別。
19、撞擊屏互成120度角,單屏尺寸:長595±2mm,寬213±2mm,厚5mm。
蟲情測報燈與太陽能殺蟲燈的區別
1、蟲情測報燈和太陽能殺蟲燈目的不同,雖然兩者都有殺蟲的功能,但是目的是不一樣的,太陽能殺蟲燈很明顯得功能就是為了殺蟲,而蟲情測報燈,則是為了對蟲情進行測報工作。可以說蟲情測報是殺蟲燈的前期工作,因為害蟲爆發的時間和種類是不固定的,想要防治好害蟲,那么就必須做好蟲情的測報工作,這樣再搭配合適的殺蟲燈效果會更好。
2、蟲情測報燈可以搭配攝像頭,設置定時拍照,收集照片及數據,可以通過PC云端及手機APP端能遠程查看,了解某個時段的蟲情情況,為后期殺蟲提供了更好地蟲情數據,在某一個區域內蟲情測報燈只需要一臺即可,而太陽能殺蟲燈則需根據殺蟲區域大小,害蟲數量來放置。蟲情測報燈遷移方案是指將蟲情測報燈從一個地點轉移到另一個地點的規劃和實施方案,主要包括選址、設置、調試等環節。正確編寫蟲情測報燈遷移方案對于提高蟲情監測與防治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以下是蟲情測報燈遷移方案的具體編寫步驟:
一、必要前提條件準備
收集目標地點資料:對于遷移到的目標地點,應考慮以下多個因素進行評估,如檢測區域大小、晝夜溫差、氣溫濕度、日照時間、風順風速、降雨量、鹽分水位等。
準備相應設備:在實施過程中需要使用至少一個蟲情測報燈、充電器、備份存儲卡、USB數據線、連接計算機燈組等設備,并保證其技術機能的穩定性。
制定安全措施:遵守物理安全原則,確保自身安全;在出發前徹底檢查設備是否完好并做好后續的備用。
二、選址方案制定
合理選擇測報區域:在制定選址方案時,應選擇適合開展蟲情監測的區域。在目標地點內的選擇時需要考慮實際環境、生物特征、社會經濟信息和人流量等因素,以確定蟲情測報燈的具體擺放位置。
對出現災害的地區要多放蟲情測報燈:針對昆蟲繁殖力較強、傳播速度很快的情況,需要將蟲情測報燈集中投放至發生過災害的主要地區,并且這些區域的密度可能比其他地區高一些。
選擇燈光誘捕器型號:按照預設的監測有效時間,選擇相應的便攜式燈組或固定式燈組(如陽臺朝向、屋頂、電線桿或樹木)并搭配不同的波長光譜,使得蟲燈更加敏感并可持續使用(電源是否穩定,是否所在地通信暢通、圖像數據處理速度等) 。
三、蟲情測報燈飛行數據分析
飛行考察:利用現代計算機技術對從蟲情測報燈上傳的影像進行數據打標和分析,以獲得每只昆蟲的飛行軌跡,用以觀察是否存在滯留區域或者密集聚集地(hot spot) 進而分析害蟲的活動規律。
熱敏分布圖:利用蟲情測報燈數據劃分成不同溫度和光強值的“模擬熱圖”,可定位到傳播途徑并找出傳播者接下來可能出現的位置。
蟲情預警機制:根據分析得出的相關信息模型,構建一個蟲情預警系統,實現完整的蟲情觀測過程。該方案可以在野生自然條件與控制條件下提高檢測效率、準確性和即時性。
四、實施遷移及維護工作
安置方案:將蟲情測報燈設備根據選址方案放置于志愿地點并懸掛至目標高度(如對同一天氣條件在另一處設置)。同時要使用穩定的支架保持下落時不受外力影響,擺放后再進行相應的裝卡工作。
監測頻次:對于蟲情測報燈,每24個小時執行1次預調程序以確保工作狀態,并隨時檢查電量能否正常使用以及歸檔圖像視頻文件的正常記錄。
維護保養:定期檢查燈組按鈕、閃光、濾鏡、充電器性能等主要部件,及時清除油污或雜質,避免漏電、火災等事件發生。
總之,蟲情測報燈遷移方案的制定是一個綜合考慮多項因素的過程。在編寫方案時需要對目標環境進行充分調查和評估,依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設備以及科學有效的數據處理方式。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蟲情測報燈的可靠性、準確性,從而為農業防治工作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
蟲情測報燈的使用
蟲情測報燈的放置地點應盡量選擇在遠離公路和燈源、人為干擾少、行走方便的林地。林間設置密度以燈光相互之間不影響,一般為間隔1干米以上為好。每天太陽落山后30分鐘開燈,太陽出山前30 分鐘關燈。
使用時需要一個掛燈的支架,我們可以準備三根長桿,把他們的一端綁定在一起,然后將他們分開架起,用鐵絲穿過充測報燈頂端的吊環,掛在架子上即可。在樹林果園等有高大樹木的地方,還可以把一根長桿固定在兩個樹干上,在將測報燈固定在長桿上,掛燈時,接蟲袋的下端,與地面的距離不能低于1.5米,目前蟲情測報燈種類很多,有使用交流電源的,也有直接使用電池的,使用電源的測報燈要安裝在外接電源方便的地方,以便于接電使用,在野外的大田或樹林好使用電池供電的測報燈,白天取下來充足電,晚上掛出去殺蟲,使用起來也非常的方便,不過在使用過程還有一些事項需要注意。在掛燈時應該垂直懸掛,上下固定,以防止隨風搖擺,掛燈高度要隨作物的高度適當調整,使用要及時清理高壓網上的蟲體,在減少耗電量的同時,還能提高誘蟲殺蟲效果,清理時一定要切斷電源,用隨燈配備的毛刷橫向刷網,如有網線觸碰,要及時分開,否則會因短路斷電不能殺蟲,蟲情測報燈誘蟲光源的正常壽命,是一萬小時,因此要維持較好的殺蟲效果,就要及時的更換燈管,在雨天的夜晚,蛾類的成蟲不能出來活動,同時過大的雨水容易引起燈內電器短路,造成燈的故障,因此雨天不要開燈。同時要經常檢查電線,防止漏電引起意外事故,通電后嚴禁接觸高壓網。蟲情測報燈和性誘是現代農業生產中廣泛應用的一種昆蟲監測工具,安裝距離的正確選擇對其監測效果以及防控效果都至關重要。在本文中,我們將詳細討論蟲情測報燈和性誘安裝距離的相關知識,幫助農民正確使用這些設備。
1.蟲情測報燈的安裝距離
蟲情測報燈是一種利用蟲子活動特性實現監控的昆蟲監測工具,廣泛應用于水稻、玉米、棉花、蔬菜等各類農作物的病蟲害監測和防控。蟲情測報燈的安裝距離需要根據不同的作物類型、蟲害類型、季節和氣溫等多方面因素進行綜合考慮。
首先,根據不同的作物類型和蟲害類型,應選擇合適的蟲情測報燈型號和數量,并計算出覆蓋區域的大小。一般情況下,每個蟲情測報燈可以涵蓋30-50畝的農田,但具體的覆蓋范圍會受到環境影響。
其次,季節和氣溫也是決定蟲情測報燈安裝距離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高溫季節或干旱地區,蟲情測報燈的安裝距離需要增加或減少以適應蟲害活動的變化。亦或在陰雨天氣中,蟲情測報燈的安裝距離需要相應縮短以提高監測效果。
之后,在蟲情測報燈設備如何放置標準上,選方向為東西或南北方向,布置在作物行間且與作物高度基本相同。特別是在水田中蟲情測報燈應放板路上,也可通過架起竹子棚架等方式吊掛于作物上,如棉花、油菜等。另外,蟲情測報燈間距的設置也會影響到監測效果。合理的燈間距可以保證蟲情測報燈覆蓋范圍內的昆蟲被有效捕獲而不會對每個蟲情測報燈造成過度的負荷。通常來說,燈間距約為20-30米左右。
2.性誘的安裝距離
性誘是利用性信息素模擬發情期昆蟲所分泌的信息素,吸引害蟲靠近捕獲器或陷阱,則被抓進追蹤盤中。在安裝性誘時,需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性誘得選擇合適性誘的種類和品牌,在當前市場上有很多不同種類的性誘可以選擇。不同類型性誘對于特定的蟲害部分會相應更有效,正確的選擇對于防治效果尤為重要。
其次,根據作物品種和病蟲害種類,應選擇合適的誘蟲陷阱或器材,并保證位置設置合理。誘蟲器不能完全擋住風向,應該設置在打草地營造綠化帶和邊緣田間路旁,避開作物輪作區等高密度區域。
再者,在性誘的安裝距離選擇方面也需要綜合考慮多個因素。一般來說,性誘陷阱應擺放在蟲害出現的初期就位或如有來源明確,尤其是進行了大量基礎調查的區域需要及時統計并且覆蓋范圍較小時,需要稍微密集一些。
之后,在使用性誘前需要充分檢查并掃除所有的附著物,以避免影響其吸引效果。經常更換和維護性誘器有效期,如果超過了指定周期則需要更換陷阱并重新施加新種植區域中。
總之,蟲情測報燈和性誘是現代科技手段在農業生產領域中的一種重要應用。通過科學合理地安裝它們,可以及早準確地發現病蟲害并采取必要的預防和控制措施同時能更快地掌控行動反盜破解蟲害的成功率。
15617188295
掃一掃 關注我們
掃一掃 抖音關注